在北京市刚刚公布的房地产运行报告中,新出炉的房产数据中少了二手房均价这个指标。北京市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,由于二手房市场的阴阳合同等问题比较复杂,暂时还不能做到对二手房市场进行全面调查,所以将暂停发布二手房数据。而北京市统计局此前公布的6月份的二手房统计数据,正是因为同样的原因,导致和中介公司公布的数据悬殊很大,给公众造成了困扰。统计部们联合有关部门出台严厉措施,坚决打击阴阳合同。那么二手房市场中,为什么会产生阴阳合同,它究竟造成了什么影响,是否又能随着打击就此偃旗息鼓呢?
所谓“阴阳合同”,是指在一次交易中同时签订两份不同的合同。两份合同中的一份具有虚假性,另一份为真实意思表示。
在二手房交易中,“阴合同”显示买卖双方真实的成交价格,而“阳合同”则根据使用需要有所不同,一种是虚高的房价合同交给银行,以申请更多按揭贷款;另一种是填低房价的合同交给房地产交易中心过户,以便少交税。实际交易中,买卖双方为达到避税或其他目的,向有关部门登记时用一张合同,通过少报价格或少报面积的方式,降低买卖合同标的,报低价格少纳税,称为“阳合同”;卖家与买家另签一份合同,作为实际支付交易金额的合约并实际履行,称为“阴合同”。
相比新房交易,二手房交易价格相对复杂,包括实际成交价、银行评估价格和网签价格。此外地税部门及建委还制定了地区二手房最低指导价,其目的一是对当地二手房交易起一个指导作用,更重要的目的在于确定一个税收标准,即交易合同价格不得低于当地指导价,也是缴税的官方依据。但是随着近一两年北京市房价的一路狂涨,最低指导价与实际成交价间的差额越来越大,按最低指导价缴税反倒成为避税的最有效途径。 5.5%的营业税,3%的契税,1%的所得税,如果再加上一些其他的税费,有可能购买一套房屋的成本,税费成本达到10%以上。那很多人都会产生这样一个避税的这样一个动机。 来看下一个案例:
陈女士最近卖的这套房子,总价160万,房屋合同是由陈女士、买方和中介三方私下签订的合同。而为了避开高额的税费,陈女士和买方都听从了中介的建议,又签了一份合同,这份合同中,原本160万的房屋成交价,被写成了50万。这份合同是提供给税务、房管等部门的网签合同。
购买方缴纳的税费:1、契 税:成交价×1.5% 2、印花税:成交价×0.05%
出售方缴纳的税费:1、印花税:成交价×0.05% 2、营业税:5年之内:买卖差额×5.5%,5年之外:免交,3、个人所得税:5年之内:成交价×1%或差额×20% ,5年之外:免交(业主满5年唯一住宅
因为陈女士的房子不满两年,不能享受5年之外税费免交的政策。根据计算,如果按照总价160万计,该房应该缴纳的各项税费总计94950元;如果按照总价50万计,因为低于房屋之前的购买价63万,买卖差额为负数,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项目为零,所以该房应该缴纳的各项税费总计只有8000元。双方可少缴纳税款86950元。
阴合同:160万×1.5%(契税)+160万×0.05%×2(印花税)+(160万-63万)×5.5%(营业税)+160万×1%(个人所得税)=94950元
阳合同:50万×1.5%(契税)+160万×0.05%×2(印花税)=8000元
税收流失:94950-8000=86950元
同样的一套房子,三方私下签一份阴合同,上面的价格是实际成交价,然后再向房管、建委等政府部门提交一份阳合同,这个价格实际上往往都低于实际成交价,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,就是为了避税。
本文来自湘潭房产网编辑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