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湘潭房产网1月21日讯 2015年楼市是政策“救市”年,2016年能否成为楼市的“拐点”年呢?如果把2015年比作2008年,那么2016年楼市能否重现2009年房价疯狂上涨呢?
关于2016年的楼市,不少人仍持观望。到底2016年楼市将如何变化,咱们听听业内专家怎么说:2016年楼市的十大趋势四大猜想,买不买房都要看!
趋势一:城市之间的房价差距将更大
由于公共资源无法均衡的配置,发展机遇更多的集中在首都、直辖市、省会城市和特区,城市发展中的“马太效应”将日趋明显。
点评:深圳、成都、杭州、南京成为明星城市。上述这些地方,其房价将获得人和钱的双重支撑。
趋势二:小户型将机械化
20来平米的小公寓,将演变成一架精密的仪器,通过折叠、打开,创造出丰富的生活场景。开发商越来越像客机、游轮的生产商。
点评:实现空间共享,生活场景化切入为小户型带来了“第二春”。
趋势三:逆城市化很难出现
未来10到20年流行城里人到农村买地建别墅?中国很难出现这种局面。因为中过人多地少,土地为国家所有;公共资源分配不均衡也让农村生活不方便,不安全。
点评:在中国,城镇化是大势所趋。
趋势四:大城市很难“去中心化”
国家正在划定大城市的边界,防止无限制侵占土地。加上公共资源不能均衡分配,所以去中心区难度极大。
点评:由中心区带动周边,由点及面辐射开是“去中心化”的大招。
趋势五:商铺面临价值重估
传统商业旺区的街铺,可能是最危险的资产,因为单价太高。“一铺养三代”越来越困难。“三代养一铺”随时会发生。
点评:商铺或将成为“烫手山芋”。
趋势六:写字楼跟住宅价格将长期倒挂
网络时代流行在家办公、分散办公、郊区办公,写字楼“刚需”不足未来投资房地产还是首选大城市中心区的住宅。当然,如果你希望现金流充裕,就要投资好的写字楼。
点评:“联合办公”听说没?为写字楼加多创意,是不是也会有春天?
趋势七:房产税会出台但对市场影响不大
房产税是地方政府的税源,将来肯定会因地制宜,但不会严厉 。一线城市房产税肯定会最高。整体而言,房产税对房价影响不大。
点评:最受争议的税种。
趋势八:计划生育政策将逐步调整但对楼市影响不大
全面放开二胎已经成为现实。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宽松的人口政策。这对楼市构成长期利好,但作用可能没有想象的大,因为年轻人生育上积极性在下降。
点评:“二孩政策”让四方成为刚需。
趋势九:大城市房价呈不断上涨趋势
中国的城市模式完全不同于美国。我们是摞起来的城市,密度大,人口高度集中。这种趋势一旦形成,很难改变。有人口增量的城市,房价很难回落。
点评:该出手时就出手。
趋势十:房地产企业将大量消亡、转型
最终国内也许只剩下一百来家大房企,而且是多元化发展的。大量的人员,将离开这个行业另谋出路。2016很可能是“互联网+”一次全面的退潮,没有盈利模式的“互联网+房地产”企业将有一批死于“弹尽粮绝”,但互联网对房地产的重塑,却不会停止。
点评:中国房地产需要转型,但更需要升级。用好“房地产+”,而不是“互联网+”。
四大猜想:
猜想一,宽松政策是主调
2015年经济会议明显提出2016房地产去库存是重要经济任务之一,因此,可以我们可以大胆预测,2016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仍然会以宽松为主,并且既有可能在现有的楼市政策基础之上出台有利于去库存的政策,包括税费减免、降准降息等内容。
但是,2016年,北京、上海等一线城市全面放开限购的可能性不大,毕竟去库存的还是三四线城市为主。
猜想二,房价涨幅会持续拉大
2016年房价还会全面上涨吗?这是众多市民最为关心的问题。对此,湘潭365房产网市场研究中心分析表示:“房价变化是受到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,目前一线城市整体的需求、购买力相对仍比较旺盛,在未来一段时间内,供应仍然难以全面满足需求,再加上一线城市高价地频出,所以2016年一线城市房价将会因结构性原因出现上涨。对于三四线城市,在去库存化较好的情况下,房价不太可能出现下跌,停滞或者小幅上涨是整体趋势。
猜想三,小四取代小三,学区房更好卖
2016年“全面二孩”放开,买房需求或许也会由此转变,在一个孩子的时代,小三房是购房者的首选,但是随着家庭人口增加,小四房将逐渐去掉小三,最终成为房地产市场的主流。
与此同时,二孩政策的出台,将大大提高学区房的潜力,尤其是优质小学周边的楼盘将更好卖。试想,以前一套学区房只能供一个小孩读书,如今同样一套房子可供两个小孩上学,而且随着需求的增加,升值潜力不可限量。
猜想四,越来越多农业人口进城买房
在刚刚出台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中,中央已经明确提到了“按照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,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,扩大有效需求,打通供需通道,消化库存,稳定房地产市场。要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方案,允许农业转移人口等非户籍人口在就业地落户,使他们形成在就业地买房或长期租房的预期和需求”这样的表述,业界专家对此解读表示,农业人口是否愿意进城买房或长期租房,关键在于他们的子女能不能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城市的各类医疗、教育等方面的权利。如果这一系列配套性的政策也能随之相应出台,对农民来说无疑是一个激励,而楼市的刚需置业人口也必然会随之大幅增多,从而推动楼市去化的加快。不过,也有专家表示,仅仅为了推动楼市去库存,是否会在居住政策上作出重大调整,还有待观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