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湘潭房产网3月11日讯 楼书可以说是一个楼盘的一张“脸面”,它不仅代表着楼盘,同时也是购房者了解楼盘的第一手资料。为此不少开发商绞尽脑汁,设计出美轮美奂的楼市,以此达到广告效果。
然而现实是这样的:
楼盘处于偏远地段———远离闹市喧嚣,尽享静谧人生;
楼盘紧邻闹市———坐拥城市繁华;
挖个水池子———东方威尼斯,演绎浪漫风情;
楼盘旁边是一片荒草地———超大绿化,满眼绿意。
楼盘户型很差———个性化户型设计,紧跟时尚潮流;
楼间距小———邻里亲近,和谐温馨。
旁边有家诊所———拥抱健康生活;
旁边有家小卖部———便利生活触手可及;
楼盘旁边什么都没有———简约生活,闲适安逸。
有些话虽说得过了些,但也不无道理,因为接触房地产也有五六年了,笔者的确发觉不少楼盘对外宣传的内容过于虚幻,若套用一句时尚语就叫“忽悠”,尤其是楼书,其特点大概有下:
一、描述过于夸张,如不少楼盘宣称小区距离某地仅5分钟。而事实上,去实地看过的人都清楚远不止这个数,就算两地之间为一条直线、硬闯红绿灯、把车开到100公里/小时的速度狂奔,也难保在5分钟到达。
二、言辞过于华丽。翻开不少楼书,不难看到许多生僻的字眼和过于华丽的词藻,让人读得吃力的同时也晕乎乎不知所云。
三、印刷精美但内容空洞。仔细比较不难发现,不少楼书无论从纸质、印刷、外包装都堪称精品,但里面的却略显空泛,不少一整页纸仅用来放两三行字甚至全无内容。
四、图片重复利用,缺乏新意。同一张图出现在不同的楼书已司空见惯,而且内容多为欧美非富即贵极度奢华的风情,让人审美疲劳的同时,也心生“难道高品质的生活仅限于外国?”的疑惑。
换句话说,楼盘越缺什么,越在炫耀什么,如:房子性价比越低,越炫耀房价;房子越不好卖,越吹嘘一房难求。
当然,也许会有人对此持不同意见,认为此类楼书表现的是有品味,上档次。笔者无可否认楼书的撰写者拥有丰富的文学知识和细腻的文笔,但仍认为,楼书是大众化的产品,而非金字塔尖人群的专属,故应用实实在在的语言,将楼盘的真实情况反映出来。节奏快速的现代社会分秒必争,没有时间也缺乏闲情逸致慢慢品味空泛的楼书,只想尽快了解具体而非抽象的概念,从而做出自己的购买选择。白居易贵为流芳千古的大文豪,尚能亲自将新诗征询乡野妇孺以获得作品的通俗易懂,楼盘是否也应低下高贵的头颅,扯掉神秘的面纱,让市民轻易读懂?
而若上升到法律层面,根据相关规定“使用欺骗性或者误导性的语言、文字、图片、计量单位等标价,诱导他人与其交易的”的价格欺诈行为,将视情节予以处罚。
文末,笔者想起不久前看到的一件事。沿江一小区的售楼厅,一位女士翻了几页楼书,就不耐烦地对销售人员说:“又重又文绉绉,你还是直接带我边看房边介绍好了。”这,也许就是楼书与购房者存在鸿沟的一个最好佐证。